立足于企业绩效表现的改善方法
发布日期:2015-03-06浏览:3591
今年一年,我们走过很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营制造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多的企业老板都在抱怨经济不景气导致市场不好,企业效益不好,给企业的日常经营生产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些抱怨,我给予的回答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市场,不管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在每个行业里面,总归会有活得滋润的企业,关键是看我们自己的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到底如何,为什么别的企业过得好而我们的企业过不好,因此,在不同的时候,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也是不一样的,象这个时候市场环境不好,企业在订单相对减少、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有时间静下心来,抓内部管理,练好内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待日后,生产处于正常情况下,能够通过狠抓管理,流程再造,优化组合,提高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通过我们对企业的该项项目实际操作经验来看,我们对企业的运用过程采用循环式的过程方法,从企业绩效切入,然后应用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执行系统,寻找影响企业绩效的制约因素即瓶颈。
一、基于企业绩效表现寻找企业制约因素的核思路
1:首先从一个绩效的提问开始,预计的绩效(指标目标)是什么?实际的绩效是什么?查企业的绩效(指标目标)是什么?是否达成?若过程绩效不良,采取逆向追踪,寻找瓶颈在哪里?
2:绩效要如何进行改进?瓶颈如何突破?
针对瓶颈,企业提出哪些改进措施?措施是否合理和充分,是否经过评审?
3:改进过程是如何策划的?这过程的设计对绩效目标是否可达成?这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过程是否考虑了稳健性?是否将过去的绩效结果列为策划考量?是否根据瓶颈问题修改要求和规定,是否经过修改文件后,使得绩效目标是可达成的?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
4:查看改进过程是否按修改要求和规定执行,效果如何?
如果有效果但不彻底,则要进一步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二、应用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执行系统寻找影响企业绩效的制约因素
1、TOC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高德拉特博士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的一些规范化方法,以支持持续改进。
同时,TOC也是对MRPⅡ和JIT(准时生产制)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发展。TOC也就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措施——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目的是想找出在各种条件下生产过程的内在规律,寻求一种分析经营生产问题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可用一句话来表达TOC,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TOC强调必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效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TOC的基本要点如下:
1)企业是一个系统,其目标应当十分明确,那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为企业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
2)一切妨碍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因素都是约束。
按照意大利经济学家帕拉图的原理,对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往往是少数几个约束,为数不多,但至少有一个。
3)为了衡量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TOC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项主要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行费用。
2、MES实时制造执行系统
MES是实时制造执行系统,由成立于1992年的国际制造系统协会(MESA)陆续制定标准并推广使用适合于工厂/车间制造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已在航空、汽车、半导体、制药、石化、金属、塑料和医疗设备领域应用并得到较快推广。最近十年,世界上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MES执行驱动方法能弥补现存系统如ERP的不足,并能得到实时可视的结果。它能促进组织寻找潜在的或现有的瓶颈,并协调车间和支持职能部门的活动。
MES处于制造/企业资源计划(ERP)与生产现场设备之间的中间过渡层。如图1:
通过在工厂建立局域网将所有的生产设备联网到MES,MES从ERP读取计划信息(无ERP的工厂对生产任务是人工输入),然后观察由MES提供工厂实时资源状态(物料、设备、人员)信息,将生产计划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机台,对执行状况进行实时跟踪、控制和调度,并将生产结果反馈给ERP。其作用如下:
1)从ERP读取计划信息确保了生产是由需求驱动的,避免了“所产非所需”的情况;
2)详细的作业计划是建立在实时的资源状态下做出的,避免了“任务与实际能力不匹配”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计划的可行性和执行率,并使支持资源(如物料、工装、工艺等)得到同步,大大缩短了作业准备时间;
3)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确到分钟级的实时监视,通过指挥中心与机台之间的应答,了解具体的生产活动状况,调度生产支持人员如设备、工艺、品质等及时支持生产现场,使生产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短时不能恢复的则进行另行安排,大大提高了物流速度,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根据国际制造系统协会MESA发布的报告,其好处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制造循环时间:平均减少45% 数据输入时间:平均减少75%
在制品(WIP):平均减少17% 换班书面工作:平均减少56%
订交货时间:平均减少32% 产品质量:缺陷平均减少15%
3、应用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管理系统及影响企业绩效的制约因素分析,寻找企业当前的瓶颈。
1)首先关注企业根据约束理论的原理设置的TOC绩效指标(KPI),即交货期(质量)、库存和运行费用的具体指标。
2)然后关注企业将约束理论融入到组织的ERP和MES系统中去,通过MES系统与生产设备联网,在设备上采集具体的数据,通过国内免费和免登记的无线频道实现网络数据通讯。提供车间实时资源状态(物料、设备、人员、生产计划)等信息,反馈给ERP系统计划管理层,然后实时地在TOC系统中显示以上绩效的具体数据。
3)在TOC系统中显示交货期的4种颜色:
红色表示近交期,黑色表示已延误,黄色表示准备开工,绿色表示足够时间。应关注红色和黑色这两种信息,寻找产生的瓶颈。
例如:针对交货期绩效问题,首先从投入产出报表分析审核:
计划投入>实际投入,加工件推迟到达
计划投入=实际投入,加工件推迟按计划到达
计划投入<实际投入,加工件提前到达
计划产出>实际产出,工作中心落后计划
计划产出=实际产出,工作中心按计划
计划产出<实际产出,工作中心超前计划
审核员既要关注投入产出报告,即计划与实际投入以及计划与实际产出的控制报告。同时还要关注从系统中主要生成某一时间段内各工作中心的计划投入工时(台时、能力标准),计划产出工时(台时、能力标准)等其他信息,寻找企业当前的交货期瓶颈。
4)最后,从最终的交货期、库存和运行费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然后通过影响绩效的因素分析审核,寻找企业当前的最终瓶颈。
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绩效达成情况,寻找制约组织的瓶颈,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交货期(质量)、库存、运行费用这三大类型的绩效指标,关注影响绩效指标达成的影响因素,寻找企业系统瓶颈问题来展开审核。比如:
①对企业交货期指标未达成情况,应关注系统中产能、设备和工艺面积的负荷力、在制品期望标准、生产作业控制、物料准备、燃料动力、图纸和工艺文件等因素。对质量指标未达成影响交货期情况,应关注外部影响因素,如原材料和外协外购件的质量问题,同时应关注内部影响因素,如产品设计开发和工艺问题、工艺流程控制问题、设备能力指数和工序能力指数问题、过程监测能力/员工素质和能力等因素。
②对企业的库存指标未达成情况,应关注影响库存决策因素为:需求特性(需求的确定性、变化性、独立性、相关性、可替代性)、定货/生产提前期、物资单价、保管费用和采购费用、服务水平等因素。
③对公司的运行费用指标未达成情况,应关注影响因素为:产品设计和工艺费用、采购费用、制造费用、质量损失费用(内部损失费用、外部损失费用、鉴定费用、预防费用)、销售服务费用等因素。
另外,在审核中,不必拘泥于企业内部影响绩效信息,还因关注企业的外部信息,特别是关注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一致性。如:通过企业的ERP和MES系统,比较企业半年来过程绩效报表与前两年业绩报表,同时与行业标杆企业的业绩进行比较,发现企业管理中三个方面绩效问题中哪个方面为主要绩效问题,然后再通过关注顾客满意度调查信息和顾客意见反馈(投诉)等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不一致,就要关注这个绩效产生的瓶颈是偶然的突发事件还是重复多次发生的事件;是普通原因引起的,还是特殊原因引起的。若是偶然突发事件且是普通原因引起的,则无规律性,不是系统瓶颈,若是重复多次发生的事件且是特殊原因引起的,则就是系统最终瓶颈。同时,也有可能出现两个瓶颈,则要进一步关注系统中数据分析,找出更主要的瓶颈。
三、审核实证
在管理体系审核中,已经验证了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能够帮助企业寻找产生的瓶颈,提出对企业有价值的改进机会,其实证如下:
某专业组装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已导入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管理系统,当时企业利润比较低,审核发现该公司绩效指标交货期和质量都达标,但库存量很大,超出规定的指标值。审核组追踪审核寻找瓶颈,在按过程方法审核时,发现在电视机组装流程中组装电脑芯片和测量有瓶颈,也存在用库存零件来弥补瓶颈问题,为此,审核组开出应按订单驱动组织生产,同时应调整流程并清理库存的改进机会。公司领导感到该问题击中要害。因此,在末次会议上,马上决定成立公司级IE管理部门和清理库存工作,经过3个月的改进,已调整流程并达到库存量期望指标值,并逐步向零库存目标迈进。
某专业生产新型出口美国的电子节能灯企业,已导入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管理系统,笔者查看企业ERP和MES系统中显示,即时交货期为80%,追踪寻找瓶颈发现采购件灯管质量问题占55%。该部门负责人介绍,该批灯管在各项质量特性检查中的指标均已达到美国标准,但追踪到顾客提供的资料发现,美国顾客对该批灯管的老化试验要求和检查频次有补充特殊要求,问采购部负责人是否将该特殊要求传递给供方,回答是否定的,而老化试验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风险较大,审该组果断地开出不符合项。该企业马上将该特殊要求通知供方并统一检验标准和器具,下一批的灯管的不合格率从55%下降为5%。
四、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的启示
1、在现场审核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利用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执行后系统,能迅速读取系统执行生产计划的结果数据,从企业系统中显示比较准确的过程绩效数据开始切入审核,有利于审核员迅速根据企业系统中存在的绩效问题,然后对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审核,从而迅速寻找到当前的约束即瓶颈。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首先应关注过程的绩效,然后针对企业制定的绩效改进过程,或者审核员审核出来的绩效改进过程按照CAPDo思路进行审核,确保审核员重点审核的正是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2、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运用MES和ERP信息化技术进行过程方法审核,有利于审核从符合性向有效性和增值审核迈进,帮助企业提高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效率。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审核是以绩效为突破口,抓住绩效这一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展开审核,使企业真正感到管理体系审核并不是符合性的审核,而是审核关注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经营目标绩效上存在那些瓶颈问题。
3、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在发现企业过程绩效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的同时,审核员要站在战略高度上,分析各种瓶颈对企业现在和将来产生的风险,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4、通过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实践,对过程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
5、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开拓了审核思路,提供了一种企业管理方法,增加了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内容
通过我们对企业的该项项目实际操作经验来看,我们对企业的运用过程采用循环式的过程方法,从企业绩效切入,然后应用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执行系统,寻找影响企业绩效的制约因素即瓶颈。
一、基于企业绩效表现寻找企业制约因素的核思路
1:首先从一个绩效的提问开始,预计的绩效(指标目标)是什么?实际的绩效是什么?查企业的绩效(指标目标)是什么?是否达成?若过程绩效不良,采取逆向追踪,寻找瓶颈在哪里?
2:绩效要如何进行改进?瓶颈如何突破?
针对瓶颈,企业提出哪些改进措施?措施是否合理和充分,是否经过评审?
3:改进过程是如何策划的?这过程的设计对绩效目标是否可达成?这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过程是否考虑了稳健性?是否将过去的绩效结果列为策划考量?是否根据瓶颈问题修改要求和规定,是否经过修改文件后,使得绩效目标是可达成的?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
4:查看改进过程是否按修改要求和规定执行,效果如何?
如果有效果但不彻底,则要进一步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二、应用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执行系统寻找影响企业绩效的制约因素
1、TOC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高德拉特博士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的一些规范化方法,以支持持续改进。
同时,TOC也是对MRPⅡ和JIT(准时生产制)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发展。TOC也就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措施——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目的是想找出在各种条件下生产过程的内在规律,寻求一种分析经营生产问题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可用一句话来表达TOC,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TOC强调必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效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TOC的基本要点如下:
1)企业是一个系统,其目标应当十分明确,那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为企业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
2)一切妨碍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因素都是约束。
按照意大利经济学家帕拉图的原理,对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往往是少数几个约束,为数不多,但至少有一个。
3)为了衡量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TOC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项主要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行费用。
2、MES实时制造执行系统
MES是实时制造执行系统,由成立于1992年的国际制造系统协会(MESA)陆续制定标准并推广使用适合于工厂/车间制造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已在航空、汽车、半导体、制药、石化、金属、塑料和医疗设备领域应用并得到较快推广。最近十年,世界上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MES执行驱动方法能弥补现存系统如ERP的不足,并能得到实时可视的结果。它能促进组织寻找潜在的或现有的瓶颈,并协调车间和支持职能部门的活动。
MES处于制造/企业资源计划(ERP)与生产现场设备之间的中间过渡层。如图1:
通过在工厂建立局域网将所有的生产设备联网到MES,MES从ERP读取计划信息(无ERP的工厂对生产任务是人工输入),然后观察由MES提供工厂实时资源状态(物料、设备、人员)信息,将生产计划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机台,对执行状况进行实时跟踪、控制和调度,并将生产结果反馈给ERP。其作用如下:
1)从ERP读取计划信息确保了生产是由需求驱动的,避免了“所产非所需”的情况;
2)详细的作业计划是建立在实时的资源状态下做出的,避免了“任务与实际能力不匹配”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计划的可行性和执行率,并使支持资源(如物料、工装、工艺等)得到同步,大大缩短了作业准备时间;
3)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确到分钟级的实时监视,通过指挥中心与机台之间的应答,了解具体的生产活动状况,调度生产支持人员如设备、工艺、品质等及时支持生产现场,使生产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短时不能恢复的则进行另行安排,大大提高了物流速度,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根据国际制造系统协会MESA发布的报告,其好处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制造循环时间:平均减少45% 数据输入时间:平均减少75%
在制品(WIP):平均减少17% 换班书面工作:平均减少56%
订交货时间:平均减少32% 产品质量:缺陷平均减少15%
3、应用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管理系统及影响企业绩效的制约因素分析,寻找企业当前的瓶颈。
1)首先关注企业根据约束理论的原理设置的TOC绩效指标(KPI),即交货期(质量)、库存和运行费用的具体指标。
2)然后关注企业将约束理论融入到组织的ERP和MES系统中去,通过MES系统与生产设备联网,在设备上采集具体的数据,通过国内免费和免登记的无线频道实现网络数据通讯。提供车间实时资源状态(物料、设备、人员、生产计划)等信息,反馈给ERP系统计划管理层,然后实时地在TOC系统中显示以上绩效的具体数据。
3)在TOC系统中显示交货期的4种颜色:
红色表示近交期,黑色表示已延误,黄色表示准备开工,绿色表示足够时间。应关注红色和黑色这两种信息,寻找产生的瓶颈。
例如:针对交货期绩效问题,首先从投入产出报表分析审核:
计划投入>实际投入,加工件推迟到达
计划投入=实际投入,加工件推迟按计划到达
计划投入<实际投入,加工件提前到达
计划产出>实际产出,工作中心落后计划
计划产出=实际产出,工作中心按计划
计划产出<实际产出,工作中心超前计划
审核员既要关注投入产出报告,即计划与实际投入以及计划与实际产出的控制报告。同时还要关注从系统中主要生成某一时间段内各工作中心的计划投入工时(台时、能力标准),计划产出工时(台时、能力标准)等其他信息,寻找企业当前的交货期瓶颈。
4)最后,从最终的交货期、库存和运行费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然后通过影响绩效的因素分析审核,寻找企业当前的最终瓶颈。
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绩效达成情况,寻找制约组织的瓶颈,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交货期(质量)、库存、运行费用这三大类型的绩效指标,关注影响绩效指标达成的影响因素,寻找企业系统瓶颈问题来展开审核。比如:
①对企业交货期指标未达成情况,应关注系统中产能、设备和工艺面积的负荷力、在制品期望标准、生产作业控制、物料准备、燃料动力、图纸和工艺文件等因素。对质量指标未达成影响交货期情况,应关注外部影响因素,如原材料和外协外购件的质量问题,同时应关注内部影响因素,如产品设计开发和工艺问题、工艺流程控制问题、设备能力指数和工序能力指数问题、过程监测能力/员工素质和能力等因素。
②对企业的库存指标未达成情况,应关注影响库存决策因素为:需求特性(需求的确定性、变化性、独立性、相关性、可替代性)、定货/生产提前期、物资单价、保管费用和采购费用、服务水平等因素。
③对公司的运行费用指标未达成情况,应关注影响因素为:产品设计和工艺费用、采购费用、制造费用、质量损失费用(内部损失费用、外部损失费用、鉴定费用、预防费用)、销售服务费用等因素。
另外,在审核中,不必拘泥于企业内部影响绩效信息,还因关注企业的外部信息,特别是关注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一致性。如:通过企业的ERP和MES系统,比较企业半年来过程绩效报表与前两年业绩报表,同时与行业标杆企业的业绩进行比较,发现企业管理中三个方面绩效问题中哪个方面为主要绩效问题,然后再通过关注顾客满意度调查信息和顾客意见反馈(投诉)等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不一致,就要关注这个绩效产生的瓶颈是偶然的突发事件还是重复多次发生的事件;是普通原因引起的,还是特殊原因引起的。若是偶然突发事件且是普通原因引起的,则无规律性,不是系统瓶颈,若是重复多次发生的事件且是特殊原因引起的,则就是系统最终瓶颈。同时,也有可能出现两个瓶颈,则要进一步关注系统中数据分析,找出更主要的瓶颈。
三、审核实证
在管理体系审核中,已经验证了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能够帮助企业寻找产生的瓶颈,提出对企业有价值的改进机会,其实证如下:
某专业组装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已导入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管理系统,当时企业利润比较低,审核发现该公司绩效指标交货期和质量都达标,但库存量很大,超出规定的指标值。审核组追踪审核寻找瓶颈,在按过程方法审核时,发现在电视机组装流程中组装电脑芯片和测量有瓶颈,也存在用库存零件来弥补瓶颈问题,为此,审核组开出应按订单驱动组织生产,同时应调整流程并清理库存的改进机会。公司领导感到该问题击中要害。因此,在末次会议上,马上决定成立公司级IE管理部门和清理库存工作,经过3个月的改进,已调整流程并达到库存量期望指标值,并逐步向零库存目标迈进。
某专业生产新型出口美国的电子节能灯企业,已导入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管理系统,笔者查看企业ERP和MES系统中显示,即时交货期为80%,追踪寻找瓶颈发现采购件灯管质量问题占55%。该部门负责人介绍,该批灯管在各项质量特性检查中的指标均已达到美国标准,但追踪到顾客提供的资料发现,美国顾客对该批灯管的老化试验要求和检查频次有补充特殊要求,问采购部负责人是否将该特殊要求传递给供方,回答是否定的,而老化试验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风险较大,审该组果断地开出不符合项。该企业马上将该特殊要求通知供方并统一检验标准和器具,下一批的灯管的不合格率从55%下降为5%。
四、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的启示
1、在现场审核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利用约束理论和实时制造执行后系统,能迅速读取系统执行生产计划的结果数据,从企业系统中显示比较准确的过程绩效数据开始切入审核,有利于审核员迅速根据企业系统中存在的绩效问题,然后对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审核,从而迅速寻找到当前的约束即瓶颈。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首先应关注过程的绩效,然后针对企业制定的绩效改进过程,或者审核员审核出来的绩效改进过程按照CAPDo思路进行审核,确保审核员重点审核的正是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2、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运用MES和ERP信息化技术进行过程方法审核,有利于审核从符合性向有效性和增值审核迈进,帮助企业提高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效率。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审核是以绩效为突破口,抓住绩效这一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展开审核,使企业真正感到管理体系审核并不是符合性的审核,而是审核关注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经营目标绩效上存在那些瓶颈问题。
3、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在发现企业过程绩效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的同时,审核员要站在战略高度上,分析各种瓶颈对企业现在和将来产生的风险,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4、通过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实践,对过程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
5、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制约因素的过程方法审核,开拓了审核思路,提供了一种企业管理方法,增加了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内容